• 手机版
  • 繁體版
  • 无障碍
  • 适老版
  • 网站地图
您的位置: 首页 >区情>历史沿革>详细内容

春游古镇:900年的小市水码头

【字体:

泸州过河——小市(事)

知道这句酒城人的口头禅从何而来吗?

本期“春游古镇”来了

一起走进这座900年历史的沿江古镇

揭秘那隐藏在时光中的往事

f97d9b92f81647e18ae77be9e23199c2.jpg

泸州过河——小(市)事。这条口头禅在人们口耳相传中,已不知流传了多少代人。然而,小市在泸州城下以它独特地域优势和水运条件,见证了泸州千百年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历史。

翻开地方史籍、文献,那残存在历史典章中的零星掌故与历代诗词的历史碎片历历在目;若是走进小市去触摸那文化孑遗、建筑元素、老街古巷,临江水码头犹如断金碎玉,这一切却将小市历史文化史串成一条隐约断续的长线。

九百年的古镇

泸州这块地方,有过很多响亮的名字,江阳、泸川、泸州。而在930年前的宋神宗元丰年间,城下一乡四镇中就以小市之名。历时近千年间的泸州乡镇区划变更中,小市从未被更改过。地方史学者称泸州城下有“八百年的大什字,九百年的小市水码头”。

06f5c33386e44194b151c7a98a22f910.png

500多年前,明太史公杨升庵谪居泸州时,常到小市探望友人,亲眼得见小市与泸州城江上架浮桥。每年三月,沱江桃花水涨,江面上便架起浮桥,人们过河无须兰舟济渡,就连城中仕女亦可迈动三寸金莲,一步一步地从桥上随意而过。于是乎,民间就有:泸州过河——小事(市)之说。

那时,小市每年正月十五举办灯节,大小街巷、码头、商会、堂口、会馆,在店堂、家门檐口上挂红灯,门前结彩、户户放灯。小市半山上的三华山、马鞍山、五峰山,宝莲寺、佛门坎、王爷庙、葆贞观、洞宾亭前灯树林立,灯竿上36盏红灯,通夜大放光明。市街高搭牌坊、彩楼、千盏珠灯闪耀、如同白昼,花灯如林,游人如织,各商会、堂口、码头、会馆的龙灯、狮灯、高撬、旱船、花鼓、连枪队穿街而过,鞭炮响个不停,市井热闹非凡。

“喜看小市小升平,旗亭曲坊人如蚁。”便是太史公杨升庵当年在小市放灯节上的所见所闻。真是“火树银花不夜城,小市灯会尽五更”。

eebe2b06eeea42acaa81eec3a7acdb9c.png

景俊鑫 摄


长街顺江而建

小市街巷,从宋元明清到民国初年多达40条,几乎都与商家以其所有陈于市而名,上码头、中码头、王爷庙的米市、煤炭市场;凌子街的杂货市场、渔市;上大街的盐巴批发市场;转角店的土特产品,杜家街的木货、竹货;小街子的茶叶、红糖市场。

其中,临长沱江设市的杜家街、合道街、上中下大街、什字头、新街子长达3余里(1526米)。这条街分段取了几个名字,实际上在明清时叫小市大街,为了使大街连通,绅士、商家、各商会堂口捐资先后修建了洪济桥,通定桥、余公桥、乐善桥、苏家桥、观音桥、宝莲街桥和麻纱桥把从三华山、五峰岭下来的山溪水沟上架石桥,使小市临江大街连成一条三里多长的大街。上大街、中大街、下大街由此而得名。

以这条大街为横干道,经苏家巷到王爷庙,过江楼、葆贞观到王爷庙,横街子到王爷庙,从上盐巷、中盐巷、下盐巷经凌子街到王爷庙,因为王爷庙是最大的水码头。其次经山巷子到中码头;从通定桥到中码头,从小街子到上码头。

49dbbb79f34f4b9d8eefbb27c13c1bf4.png

景俊鑫 摄


集市古风长存

小市是川盐转运的集散口岸,从富顺经泸州转运重庆、万县、上转永宁走云贵、运合江、赤水、习水的盐年运量达数百万斤,故而有“小市盐船起五更”之说,盐商和运盐帮富甲一方。

“江阳酒熟花如锦,别后何人共醉狂。”小市水码头,船家、渔家、挑夫、马帮、盐贩,无一不与酒为好。泸州城中营沟头以龙泉井酿大曲而名传天下,而小市以三华山、五峰岭、真武宫、水神祠、梦仙亭、三教洞的泉水酿曲酒、烧酒、花酒、黄酒为最醇、最香。从余甘渡头到王爷庙,这临江长街上就有大小糟房10多家。

小市余甘渡头酒旗飘飘,争渡行人,摆渡的船家纷纷靠岸沽酒为乐。酒旗招徕下,两江上下的商旅络绎而来,入夜歌声,情意绵绵,可见小市的美酒不知让多少雅士“共醉狂”?诗酒中又留下多少华章、墨宝?

真是:“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余甘渡与乐善桥、风又飘飘、雨又萧萧。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流光客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蒋捷这首一剪梅词把舟过沱江、小市沽酒写绝了。

e11aa75fda6d4ea2aa31e603dffbedc0.png

小市一方平平常常的山水,普普通通一座古镇,九百多年来,经骚人墨客点染,立即变得溢彩流光,史学与文学交织出虚虚实实、氤氲出一股浓郁的历史文化韵味。古镇静静地躺在两江之滨,千百年来,流水带泸州的乡土文化、乡情、乡音的情感,梳理着小市秀美街巷、码头。长江、沱江的滋润,才使得小市浸透了水光月色,流淌着悠长古韵,积淀了古老的码头文化厚重的底蕴。

十街八巷,青瓦粉墙,高低错落的民居与岸边的千帆倒映江中,宛如一幅泼墨酣畅的图画,三华山、马鞍山、五峰山横卧,宝莲寺耸翠,俯仰之间,超出一种气度。

远眺工部滩头的渔舟点点,余甘渡口祥云移动,抚琴台下的纯阳洞,金钟碛下千帆竞渡,盐巷子内的酒旗飞舞。余公桥畔蒋兆和先生故居宏大,临江大码头烟雨朦胧,挑夫汉子号子无限诱惑……小市古镇演绎多少风流,几多传说。


小市水码头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