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马潭区:“培训+服务+执法”推进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
“从事动火作业要具备应急管理部门发放的特种作业证,而你这是山东省建协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办理的等级证书,请立即停止动火作业!”近日,泸州市龙马潭区应急执法人员在毅俐机械设备有限公司检查时发现,厂区内从事焊接作业员工的作业证不符合特种作业要求,立即向该企业出具现场处置措施决定书,要求立即停止焊接作业并进行整改。
自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2023行动开展以来,区安办牵头,联合经信、住建、交通等部门,在深入调研、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形成了具有该区特色的“1+13+7”方案体系(即1个总方案+13个突出治理的重点行业领域专项方案+7个重点行业领域专项方案),为专项行动提供行动指南。区委区政府专题动员部署,从责任落实、巡察考核、督查检查、资金支持、教育培训等方面制定30条刚性措施,全面推动安全生产工作落地落实。
培训提能 吃透重大事故隐患标准
“企业制定了操作规程和工艺控制指标,但没有发放到基层岗位,基层员工不清楚操作规程内容及工艺控制指标的,判定为重大隐患。”6月20日,在全区危险化学品和烟花爆竹行业重大隐患专项排查整治工作培训会上,中国化学品安全协会专家、市应急局安全顾问金正平正在解析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各街镇生态环境与应急管理办公室主任,局危化股、执法中队,危化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班组长等100余人参与培训。
金正平从《化工和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单位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判定标准(试行)》适用范围、判定情形、注意事项等方面,结合生动详实的事故案例,深入浅出地解读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为参训人员准确理解、吃透标准,扎实开展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2023年行动提供了有力保障。今年以来,龙马潭区分行业、分街镇针对性开展各类安全培训121余场次,覆盖6800余人次,不断提升重大事故隐患的辨识、排查、防控、整改和处置的能力,提升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水平。
入企服务 提升隐患排查整治能力
为强化整治效果,龙马潭区突出安全生产服务行动,通过“专家服务+蹲点指导”的形式,帮助企业找准问题根源,查纠事故隐患,帮助企业从源头上防范风险。
“己二醇在关闭阀门后,管子中剩余的物料容易冷却凝固,造成管道堵塞。”区应急局危化监管人员在蹲点服务过程中,发现某危化企业己二醇在出料过程中存在物料凝固堵塞管道情况,随即协同危化安全专家,对此处问题开展技术分析。经过集中研究,认为该产品凝固点高,又是间断出料,每次出料完成后残存的物料存在管道中受低温环境而冷却凝固导致堵塞管道。专家随即为企业开出“良方”,建议企业采取对该管道增加伴热保温,在出料完成后采取氮气或水冲洗管道等措施进行整改。企业认真听取了问题分析,表示在后续的技术改造中会依据专家建议增加以上技术措施、并优化操作,确保后续正常平稳生产。
蹲点服务不仅帮助企业排险除患,还指导企业开展自查自改,不断提升企业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强烈意愿和能力水平。
“粉碎车间有部分不是防爆电气设备。”泸州国之荣耀酒业有限公司在自查中发现了这一问题隐患后,随即对企业所有电气设备进行了全面细致检查,达到了举一反三和综合治理的效果。该企业有关负责人表示,通过主管部门和专家的服务指导,企业安全隐患的排查整改能力得以提升,不断推动安全生产工作系统管理、精细管理。
为推动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2023专项行动,提升企业自查自改能力,龙马潭区入企指导抽查检查企业2791家,帮扶指导重点企业820家次,排查事故隐患1005项。
铁腕执法 剜除重大事故隐患顽疾
在企业自查基础上,区应急执法大队等队伍亮出执法利剑,深入全区企业开展执法检查,确保重大事故隐患排查彻底、整治到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三十条第一款明确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取得相应资格,方可上岗作业。”然而当区应急局基础股执法人员在某酒业有限公司进行安全检查时却发现,在新建酱酒酿酒车间对酿酒设备维护维修过程中,熊某将氩气瓶连接氩弧焊机通电,准备对设备进行焊接维修。经查发现,熊某系“无证人员”,未按规定经专门的安全生产作业培训并取得相应的资格进行焊接动火作业,现场也未安排专门人员对焊接动火作业进行现场安全管理。执法人员对有关企业处罚款人民币2万元,并责令立即整改。
该区通过对动火作业、有限空间作业等进行铁腕执法检查,消除企业重大事故隐患,提升企业本质安全水平。截至目前,该区部门检查企业7573家,关闭整顿企业3家,行政处罚28次,处罚金额24.361万元,依法移送司法机关2人。
据悉,该区下一步将继续加大检查力度,进一步督促企业强化职工安全意识,通过自查自改和执法检查推动专项行动向更深层次发展,为全区安全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