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泸州市龙马潭区发展改革局“双公示”信息目录
附件3
“双公示”信息目录
(法人及其他组织样表)
填报单位:泸州市龙马潭区发展和改革局
序号 | 行政许可/ 行政处罚 | 信息事项 | 设立依据 | 审批部门/ 处理机关 | 备注 |
1 | 行政处罚 | 对瞒报、拒报或者非经营活动中伪造、篡改价格监测资料行为的处罚 | 《四川省价格监测规定》第二十六条 价格监测定点单位或者价格监测临时定点单位瞒报、拒报或者非经营活动中伪造、篡改价格监测资料的,由县级以上价格主管部门责令改正、予以通报批评,可处以1000元以下的罚款 | 泸州市龙马潭区发展和改革局 |
|
2 | 行政处罚 | 对伪造、篡改价格监测资料行为的处罚 | 《四川省价格监测规定》 第二十六条 经营活动中伪造、篡改价格监测资料的,由县级以上价格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可处以1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 泸州市龙马潭区发展和改革局 |
|
3 | 行政处罚 | 对拒绝、阻碍价格主管部门及其价格监测工作人员依法实施价格监测行为的处罚 | 《四川省价格监测规定》 第二十七条 拒绝、阻碍价格主管部门及其价格监测工作人员依法实施价格监测,由县级以上价格主管部门责令改正、予以通报批评,可处以500元以下的罚款,或者由公安机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处罚;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 泸州市龙马潭区发展和改革局 |
|
4 | 行政处罚 | 对招标人违规的处罚 | 1.《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第五章 2.《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标投标实施条例》第六章 3.《四川省国家投资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条例》第五章 | 泸州市龙马潭区发展和改革局 |
|
5 | 行政处罚 | 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建设单位开工建设不符合强制性节能标准的项目或者将该项目投入生产、使用的处罚 |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 主席令第七十七号 第六十八条 负责审批或者核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机关违反本法规定,对不符合强制性节能标准的项目予以批准或者核准建设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 泸州市龙马潭区发展和改革局 |
|
6 | 行政处罚 | 对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的用能设备或者生产工艺的处罚 |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 主席令第七十七号 第七十一条 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的用能设备或者生产工艺的,由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责令停止使用,没收国家明令淘汰的用能设备;情节严重的,可以由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提出意见,报请本级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权限责令停业整顿或者关闭。 | 泸州市龙马潭区发展和改革局 |
|
7 | 行政处罚 | 对生产单位超过单位产品能耗限额标准用能的处罚 |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 主席令第七十七号 第七十二条 生产单位超过单位产品能耗限额标准用能,情节严重,经限期治理逾期不治理或者没有达到治理要求的,可以由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提出意见,报请本级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权限责令停业整顿或者关闭。 | 泸州市龙马潭区发展和改革局 |
|
8 | 行政处罚 | 对从事节能咨询、设计、评估、检测、审计、认证等服务的机构提供虚假信息的处罚 |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 主席令第七十七号 第七十六条 从事节能咨询、设计、评估、检测、审计、认证等服务的机构提供虚假信息的,由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 | 泸州市龙马潭区发展和改革局 |
|
9 | 行政处罚 | 对无偿向本单位职工提供能源或者对能源消费实行包费制的处罚 |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 主席令第七十七号 第二十八条 能源生产经营单位不得向本单位职工无偿提供能源。任何单位不得对能源消费实行包费制;第七十七条 违反本法规定,无偿向本单位职工提供能源或者对能源消费实行包费制的,由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五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款。 | 泸州市龙马潭区发展和改革局 |
|
10 | 行政处罚 | 对重点用能单位未履行节能管理义务的处罚 |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 主席令第七十七号 第八十四条 重点用能单位未按照本法规定设立能源管理岗位,聘任能源管理负责人,并报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和有关部门备案的,由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处一万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罚款。 | 泸州市龙马潭区发展和改革局 |
|
11 | 行政处罚 | 对未经节能审查或者节能审查未通过,擅自开工建设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处罚 | 《四川省〈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实施办法》四川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20号 第四十二条 违反本实施办法第十六条规定未经节能审查或者节能审查未通过,擅自开工建设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由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审批、核准机关责令停止建设。 | 泸州市龙马潭区发展和改革局 |
|
12 | 行政处罚 | 对未经节能验收或者验收不合格,擅自投入生产、使用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处罚 | 《四川省〈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实施办法》四川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20号 第四十二条 违反本实施办法第十六条规定未经节能审查或者节能审查未通过,擅自开工建设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由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审批、核准机关责令停止建设。 | 泸州市龙马潭区发展和改革局 |
|
13 | 行政处罚 | 对电力、石油加工、化工、钢铁、有色金属和建材等企业未在规定的范围或者期限内停止使用不符合国家规定的燃油发电机组或者燃油锅炉的处罚 | 《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2018修正)第六章:法律责任 第五十二条 违反本法规定,电力、石油加工、化工、钢铁、有色金属和建材等企业未在规定的范围或者期限内停止使用不符合国家规定的燃油发电机组或者燃油锅炉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循环经济发展综合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责令拆除该燃油发电机组或者燃油锅炉,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 泸州市龙马潭区发展和改革局 |
|
14 | 行政处罚 | 对企业分拆项目、隐瞒有关情况或者提供虚假申报材料等不正当手段申请项目核准、备案的处罚 | 《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管理办法》(国家发改委2017年第2号令) 第五十五条 企业以分拆项目、隐瞒有关情况或者提供虚假申报材料等不正当手段申请核准、备案的,项目核准机关不予受理或者不予核准、备案,并给予警告。 | 泸州市龙马潭区发展和改革局 |
|
15 | 行政处罚 | 对企业未依法办理核准手续开工建设或者未按照核准的建设地点、建设规模、建设内容等进行建设的处罚 | 《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管理办法》(国家发改委2017年第2号令) 第五十六条 实行核准管理的项目,企业未依法办理核准手续开工建设或者未按照核准的建设地点、建设规模、建设内容等进行建设的,由核准机关责令停止建设或者责令停产,对企业处项目总投资额1‰以上5‰以下的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2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属于国家工作人员的,依法给予处分。项目应视情况予以拆除或者补办相关手续。 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项目核准文件,尚未开工建设的,由核准机关撤销核准文件,处项目总投资额1‰以上5‰以下的罚款;已经开工建设的,依照前款规定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 泸州市龙马潭区发展和改革局 |
|
16 | 行政处罚 | 对企业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项目核准文件的处罚 | 《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管理办法》(国家发改委2017年第2号令) 第五十六条 实行核准管理的项目,企业未依法办理核准手续开工建设或者未按照核准的建设地点、建设规模、建设内容等进行建设的,由核准机关责令停止建设或者责令停产,对企业处项目总投资额1‰以上5‰以下的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2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属于国家工作人员的,依法给予处分。项目应视情况予以拆除或者补办相关手续。 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项目核准文件,尚未开工建设的,由核准机关撤销核准文件,处项目总投资额1‰以上5‰以下的罚款;已经开工建设的,依照前款规定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 泸州市龙马潭区发展和改革局 |
|
17 | 行政处罚 | 对企业未依法将备案制项目信息或者已备案项目信息变更情况告知备案机关,或者向备案机关提供虚假信息的处罚 | 1.《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和各案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673号) 第十九条 实行备案管理的项目,企业未依照本条例规定将项目信息或者已备案项目的信息变更情况告知备案机关,或者向备案机关提供虚假信息的,备案机关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2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 2.《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管理办法》(2017年国家发展改革委令第2号) 第五十七条 实行备案管理的项目,企业未依法将项目信息或者己备案项目信息变更情况告知备案机关,或者向备案机关提供虚假信息的,由备案机关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2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 | 泸州市龙马潭区发展和改革局 |
|
18 | 行政处罚 | 对企业投资建设产业政策禁止投资建设项目的处罚 | 《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管理条例》(2016年国务院令第673号)第二十条、《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管理办法》:第二十条 企业投资建设产业政策禁止投资建设项目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投资主管部门责令停止建设或者责令停产并恢复原状,对企业处项目总投资额5‰以上10‰以下的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属于国家工作人员的,依法给予处分。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2017年国家发展改革委令第2号)第五十八条 企业投资建设产业政策禁止投资建设项目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投资主管部门责令停止建设或者责令停产并恢复原状,对企业处项目总投资额5‰以上10‰以下的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5万元以上10 万元以下的罚款,属于国家工作人员的,依法给予处分。 | 泸州市龙马潭区发展和改革局 |
|
19 | 行政处罚 | 对未经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许可擅自从事粮食收购活动的处罚 | 《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07号)第四十条 未经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许可擅自从事粮食收购活动的,由粮食行政管理部门没收非法收购的粮食;情节严重的,并处非法收购粮食价值1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四川省〈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实施办法》(四川省人民政府令第329号)第六章第三十条 未经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许可擅自从事粮食收购活动的,由粮食行政管理部门没收非法收购的粮食;情节严重的,可以处非法收购粮食价值1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 | 泸州市龙马潭区发展和改革局 |
|
20 | 行政处罚 | 对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粮食收购资格许可的处罚 | 《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07号)第四十二条:“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粮食收购资格许可的,由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取消粮食收购资格,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吊销营业执照,没收违法所得;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工作人员办理粮食收购资格许可,索取或者收受他人财物或者谋取其他利益,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四川省<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实施办法》(四川省人民政府令第329号)第三十一条 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粮食收购资格许可的,由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取消粮食收购资格,可以没收违法所得。当事人在3年内不得再次申请粮食收购资格。 | 泸州市龙马潭区发展和改革局 |
|
21 | 行政处罚 | 对粮食收购者未执行国家粮食质量标准的处罚 | ”《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07号)第四十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予以警告,可以处2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并由粮食行政管理部门暂停或者取消粮食收购资格: | 泸州市龙马潭区发展和改革局 |
|
22 | 行政处罚 | 对粮食收购者被售粮者举报未及时支付售粮款的处罚 | 《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07号)第四十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予以警告,可以处2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并由粮食行政管理部门暂停或者取消粮食收购资格: | 泸州市龙马潭区发展和改革局 |
|
23 | 行政处罚 | 对粮食收购者违反规定代扣、代缴税、费和其他款项的处罚 | 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07号)第四十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予以警告,可以处2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并由粮食行政管理部门暂停或者取消粮食收购资格: | 泸州市龙马潭区发展和改革局 |
|
24 | 行政处罚 | 对粮食经营者以及饲料、工业用粮企业未建立粮食经营台账或者未按照规定报送粮食基本数据和有关情况的处罚 | 《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07号)第四十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予以警告,可以处2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并由粮食行政管理部门暂停或者取消粮食收购资格: | 泸州市龙马潭区发展和改革局 |
|
25 | 行政处罚 | 对接受委托的粮食经营者从事政策性用粮的购销活动未执行国家有关政策的处罚 | 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07号)第四十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予以警告,可以处2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并由粮食行政管理部门暂停或者取消粮食收购资格: | 泸州市龙马潭区发展和改革局 |
|
26 | 行政处罚 | 对粮食经营者的粮食库存低于规定的最低库存量或超出规定的最高库存量的处罚 | 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07号)第四十五条 从事粮食收购、加工、销售的经营者的粮食库存低于规定的最低库存量的,由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情节严重的,处不足部分粮食价值1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并可以取消粮食收购资格。 | 泸州市龙马潭区发展和改革局 |
|
27 | 行政处罚 | 对粮食经营者对超过正常储存年限的粮食,出库前未按照规定进行质量鉴定的处罚 | 《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07号)第四十五条:“陈粮出库未按照本条例规定进行质量鉴定的,由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情节严重的,处出库粮食价值1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可以吊销营业执照。” | 泸州市龙马潭区发展和改革局 |
|
28 | 行政处罚 | 对粮食经营者未按照规定使用粮食仓储设施、运输工具的处罚 | 《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07号)第四十七条:“粮食经营者未按照本条例规定使用粮食仓储设施、运输工具的,由粮食行政管理部门或者卫生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被污染的粮食不得非法销售、加工。” 四川省<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实施办法》(四川省人民政府令第329号)第六章第三十八条 粮食经营者未按规定使用粮食仓储设施、运输工具的,由粮食行政管理部门或者卫生部门责令改正,予以警告;被污染或者不符合食用卫生标准的粮食不得非法销售、加工;其质量符合饲料卫生标准的,由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责令当事人转作饲料;不符合饲料卫生标准的,由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责令转作其他安全用途或者销毁。 | 泸州市龙马潭区发展和改革局 |
|
29 | 行政处罚 | 对粮食收购者伪造、涂改、倒卖、出租、出借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粮食收购许可证的处罚 | 《四川省<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实施办法》(四川省人民政府令第329号)第三十二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予以警告;情节严重的,可以处1万元以下的罚款: | 泸州市龙马潭区发展和改革局 |
|
30 | 行政处罚 | 对使用伪造、涂改、出租、出借或者非法转让粮食收购许可证的处罚 | 《四川省<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实施办法》(四川省人民政府令第329号)第三十二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予以警告;情节严重的,可以处1万元以下的罚款: | 泸州市龙马潭区发展和改革局 |
|
31 | 行政处罚 | 对未按规定办理粮食收购许可证变更手续的处罚 | 《四川省<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实施办法》(四川省人民政府令第329号)第三十二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予以警告;情节严重的,可以处1万元以下的罚款: | 泸州市龙马潭区发展和改革局 |
|
32 | 行政处罚 | 对未在粮食收购场所明示粮食收购许可证和工商营业执照的处罚 | 四川省<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实施办法》(四川省人民政府令第329号)第十条:“粮食收购者应当遵守下列规定:(一)在粮食收购场所明示粮食收购许可证和工商营业执照,凭证收购;(二)向售粮者告知并在收购场所公示粮食的收购品种、质量标准和收购价格;(三)执行国家粮食质量标准,按质论价,不得损害农民和其他粮食生产者的利益;(四)向售粮者出具粮食收购凭证,载明所收购粮食品种、质量等级、价格、数量和金额;(五)及时向售粮者支付售粮款,不得拖欠;(六)不得接受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的委托代扣、代缴任何税、费和其他款项;(七)向收购地的县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定期如实报告粮食收购数量、质量、价格等有关情况;(八)接受政府委托的粮食收购者应当严格执行国家有关粮食收购规定。” 第三十三条 违反本办法第十条第(一)项、第(四)项规定的,由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予以警告;情节严重的,可以处5000元以下罚款。 | 泸州市龙马潭区发展和改革局 |
|
33 | 行政处罚 | 对未向售粮者出具粮食收购凭证,载明所收购粮食品种、质量等级、价格、数量和金额的处罚 | 四川省<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实施办法》(四川省人民政府令第329号)第十条:“粮食收购者应当遵守下列规定:(一)在粮食收购场所明示粮食收购许可证和工商营业执照,凭证收购;(二)向售粮者告知并在收购场所公示粮食的收购品种、质量标准和收购价格;(三)执行国家粮食质量标准,按质论价,不得损害农民和其他粮食生产者的利益;(四)向售粮者出具粮食收购凭证,载明所收购粮食品种、质量等级、价格、数量和金额;(五)及时向售粮者支付售粮款,不得拖欠;(六)不得接受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的委托代扣、代缴任何税、费和其他款项;(七)向收购地的县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定期如实报告粮食收购数量、质量、价格等有关情况;(八)接受政府委托的粮食收购者应当严格执行国家有关粮食收购规定。” 第三十三条 违反本办法第十条第(一)项、第(四)项规定的,由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予以警告;情节严重的,可以处5000元以下罚款。 | 泸州市龙马潭区发展和改革局 |
|
34 | 行政处罚 | 对粮食经营台账保留时间不足3年的处罚 | 《四川省<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实施办法》(四川省人民政府令第329号)第三十四条 从事粮食收购、销售、储存、加工、转化的经营者违反本办法规定,粮食经营台账保留时间不足3年的,由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予以警告;情节严重的,可以处2万元以下的罚款。 | 泸州市龙马潭区发展和改革局 |
|
35 | 行政处罚 | 对从事粮食收购、加工、储存的经营者(不含个体工商户)未配备经过专业培训的粮油保管员、粮油质量检验员的或又无委托的处罚 | 四川省《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实施办法(四川省人民政府令第329号)第十四条 从事粮食收购、加工、储存的经营者(不含个体工商户),应当具备下列粮食质量检验能力和条件: | 泸州市龙马潭区发展和改革局 |
|
36 | 行政处罚 | 对从事粮食收购、加工、储存的经营者(不含个体工商户)未装备有与所经营粮食种类和国家质量标准规定的检验项目相适应的粮食检验仪器设备,没有能单独进行粮食检验工作的场所的或又无委托的处罚 | 四川省《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实施办法(四川省人民政府令第329号)第十四条 从事粮食收购、加工、储存的经营者(不含个体工商户),应当具备下列粮食质量检验能力和条件: | 泸州市龙马潭区发展和改革局 |
|
37 | 行政处罚 | 对从事粮食收购、加工、储存的经营者(不含个体工商户)未具备相应的仪器设备使用和管理、检验员业务培训、粮食出入库质量检验、质量档案和质量事故处理等质量管理制度的处罚 | 四川省《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实施办法(四川省人民政府令第329号)第十四条 从事粮食收购、加工、储存的经营者(不含个体工商户),应当具备下列粮食质量检验能力和条件: | 泸州市龙马潭区发展和改革局 |
|
38 | 行政处罚 | 对从事粮食储存的经营者仓储设施未符合国家有关粮食储存标准和技术规范的处罚 | 四川省《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实施办法(四川省人民政府令第329号)第十五条 从事粮食储存的经营者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 泸州市龙马潭区发展和改革局 |
|
39 | 行政处罚 | 对从事粮食储存的经营者将粮食与可能对粮食产生污染的有害物质混存或不同收获年度的粮食混存,以及未按规定对霉变、病虫害超标粮食进行处理的处罚 | 四川省《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实施办法(四川省人民政府令第329号)第十五条 从事粮食储存的经营者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 泸州市龙马潭区发展和改革局 |
|
40 | 行政处罚 | 对从事粮食储存经营者使用国家禁止使用的化学药剂或超标使用化学药剂,以及粮库周围有有害污染源的处罚 | 四川省《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实施办法(四川省人民政府令第329号)第十五条 从事粮食储存的经营者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 泸州市龙马潭区发展和改革局 |
|
41 | 行政处罚 | 对从事粮食收购、储存的经营者(不含个体工商户)未按照国家粮食质量标准对入库粮食进行质量检验,粮食出库或购进粮食无质检报告,或对质检报告弄虚作假的处罚 | 四川省《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实施办法(四川省人民政府令第329号)第十六条 实行粮食入库和出库质量检验制度。从事粮食收购、储存的经营者(不含个体工商户)应当按照国家粮食质量标准对入库粮食进行质量检验,在粮食销售出库时,应当出具质量检验报告,销售粮食的质量应当与检验结果一致。正常储存年限内的粮食销售出库,可以由经营者自行检验并出具检验报告。 | 泸州市龙马潭区发展和改革局 |
|
42 | 行政处罚 | 对在粮食交易过程中,粮食销售、加工、转化经营者未索取质检报告或对质检报告弄虚作假的处罚 | 《四川省<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实施办法》(四川省人民政府令第329号)第十七条:在粮食交易过程中,粮食销售、加工、转化经营者向第十六条规定的粮食经营者购买粮食,应当索取粮食质量检验报告。 第三十七条 违反本办法第十六条、第十七条规定的,粮食出库和购进粮食无质检报告的,由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予以警告,可以处1万元以下罚款;对质检报告弄虚作假的,由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予以警告,情节严重的,可以处3万元以下罚款。 | 泸州市龙马潭区发展和改革局 |
|
43 | 行政处罚 | 对被污染或者不符合食用卫生标准的粮食,其质量符合饲料卫生标准的,责令当事人转作饲料;不符合饲料卫生标准的,责令转作其他安全用途或者销毁 | 《四川省<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实施办法》(四川省人民政府令第329号)第三十八条 粮食经营者未按规定使用粮食仓储设施、运输工具的,由粮食行政管理部门或者卫生部门责令改正,予以警告;被污染或者不符合食用卫生标准的粮食不得非法销售、加工;其质量符合饲料卫生标准的,由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责令当事人转作饲料;不符合饲料卫生标准的,由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责令转作其他安全用途或者销毁。 | 泸州市龙马潭区发展和改革局 |
|
44 | 行政处罚 | 对粮油仓储单位未在规定时间备案或备案内容弄虚作假的处罚 | 《粮油仓储管理办法》(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15第五号令)第六条 粮油仓储单位应当自设立或者开始从事粮油仓储活动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向所在地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备案。备案应当包括单位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主要仓储业务类型、仓(罐)容规模等内容。具体备案管理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制定。 第二十八条 粮油仓储单位违反本办法第六条规定,未在规定时间向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备案,或者备案内容弄虚作假的,由负责备案管理的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拒不改正的,处1万元以下罚款。 | 泸州市龙马潭区发展和改革局 |
|
45 | 行政处罚 | 对粮油仓储单位不具备规定条件的处罚 | 《粮油仓储管理办法》(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15第五号令)第二章第七条:“粮油仓储单位应当具备以下条件:(一)拥有固定经营场地,并符合本办法有关污染源、危险源安全距离的规定;(二)拥有与从事粮油仓储活动相适应的设施设备,并符合粮油储藏技术规范的要求;(三)拥有相应的专业技术管理人员。” 《粮油仓储管理办法》(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15第五号令)第五章第二十九条:“粮油仓储单位不具备本办法第七条规定条件的,由负责备案管理的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拒不改正的,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 | 泸州市龙马潭区发展和改革局 |
|
46 | 行政处罚 | 对粮油仓储单位违规使用“国家储备粮”和“中央储备粮”字样的处罚 | 《粮油仓储管理办法》(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15第五号令)第二章第八条:“未经国家粮食行政管理部门批准,粮油仓储单位名称中不得使用“国家储备粮”和“中央储备粮”字样。” 第五章第三十条:“粮油仓储单位的名称不符合本办法第八条规定的,由负责备案管理的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 | 泸州市龙马潭区发展和改革局 |
|
47 | 行政处罚 | 对粮油仓储单位违反粮油出入库、储存等管理规定的处罚 | 《粮油仓储管理办法》(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15第五号令)第五章第三十一条:“粮油仓储单位违反本办法有关粮油出入库、储存等管理规定的,由所在地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情节严重的,可以并处3万元以下罚款;造成粮油储存事故或者安全生产事故的,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给予处罚。” | 泸州市龙马潭区发展和改革局 |
|
48 | 行政处罚 | 对未实行粮食质量安全档案制度的处罚 | 《粮食质量安全监管办法》(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42号)第二十三条 实行粮食质量安全档案制度。粮食经营者经营粮食,应当建立粮食质量安全档案,如实记录以下信息:粮食品种、供货方、粮食产地、收获年度、收购或入库时间、货位及数量、质量等级、品质情况、施药情况、销售去向及出库时间,其他有关信息。 | 泸州市龙马潭区发展和改革局 |
|
49 | 行政处罚 | 对未实行粮食召回制度的处罚 | 《粮食质量安全监管办法》(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42号)第二十五条 实行粮食召回制度。粮食经营者发现其销售的粮食有害成分含量超过食品安全标准限量的,应当立即停止销售,通知相关经营者和消费者,召回已售粮食,并记录备查;同时将召回和处理情况向县级以上粮食行政管理部门报告。未按规定召回、停止经营的,县级以上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可以责令其召回或者停止经营。 | 泸州市龙马潭区发展和改革局 |
|
50 | 行政处罚 | 对违规拆除、迁移粮油仓储物流设施,非法侵占、损坏粮油仓储物流设施或者擅自改变其用途的处罚 | 《国有粮油仓储物流设施保护办法》(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40号)第一章第五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损坏、擅自拆除粮油仓储物流设施,不得擅自改变粮油仓储物流设施用途,不得危害粮油仓储物流设施安全和粮油储存安全。 第三章第十六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粮食行政管理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对侵占、损坏、擅自拆除粮油仓储物流设施,擅自改变粮油仓储物流设施用途,危害粮油仓储物流设施安全和粮油储存安全的违法行为予以依法制止和查处。 第四章第二十一条 任何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违反本办法规定拆除、迁移粮油仓储物流设施,非法侵占、损坏粮油仓储物流设施或者擅自改变其用途,由粮油仓储物流设施所在地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责令其限期改正,并依法予以警告或者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造成财产损失的,依法承担民事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四川省国有粮油仓储物流设施保护实施办法》第三章监督管理 第十五条 任何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对侵占、损坏、擅自拆除粮油仓储物流设施,擅自改变粮油仓储物流设施用途,危害粮油仓储物流设施安全和粮油储存安全的违法行为,有权向各级人民政府粮食行政管理部门举报。 第四章 责任追究 第二十一条 任何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违反本办法规定拆除、迁移粮油仓储物流设施,非法侵占、损坏粮油仓储物流设施或者擅自改变其用途,由粮油仓储物流设施所在地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责令其限期改正,并依法予以警告或者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造成财产损失的,依法承担民事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 泸州市龙马潭区发展和改革局 |
|
51 | 行政处罚 | 对滥用职权、营私舞弊或者玩忽职守,造成粮油仓储物流设施损失、损坏的处罚 | 《国有粮油仓储物流设施保护办法》(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40号)第四章第二十二条 各级人民政府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及有关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违反本办法规定,滥用职权、营私舞弊或者玩忽职守,造成粮油仓储物流设施损失、损坏,视情节依纪依规予以警告、降级直至开除的行政处分。涉及违法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四川省国有粮油仓储物流设施保护实施办法》第四章第二十二条 各级人民政府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及有关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违反本办法规定,滥用职权、营私舞弊或者玩忽职守,造成粮油仓储物流设施损失、损坏,视情节依纪依规予以警告、降级直至开除的行政处分。涉及违法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 泸州市龙马潭区发展和改革局 |
|
52 | 行政处罚 | 对石油天然气管道企业未依法履行管道保护相关义务的处罚 | 《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法》第五十条 管道企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主管管道保护工作的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二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处分: | 泸州市龙马潭区发展和改革局 |
|
53 | 行政处罚 | 对实施危害石油天然气管道安全行为的处罚 | 《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法》第五十二条 违反本法第二十九条、第三十条、第三十二条或者第三十三条第一款的规定,实施危害管道安全行为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主管管道保护工作的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情节较重的,对单位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对个人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的罚款;对违法修建的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其他设施限期拆除;逾期未拆除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主管管道保护工作的部门组织拆除,所需费用由违法行为人承担。 | 泸州市龙马潭区发展和改革局 |
|
54 | 行政处罚 | 对未经依法批准进行危害石油天然气管道安全的施工作业的处罚 | 《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法》第五十三条 未经依法批准,进行本法第三十三条第二款或者第三十五条规定的施工作业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主管管道保护工作的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情节较重的,处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对违法修建的危害管道安全的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其他设施限期拆除;逾期未拆除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主管管道保护工作的部门组织拆除,所需费用由违法行为人承担。 | 泸州市龙马潭区发展和改革局 |
|
55 | 行政处罚 | 对擅自开启、关闭管道阀门等危害石油天然气管道安全及阻碍管道建设行为的处罚 | 《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法》第五十四条 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主管管道保护工作的部门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处二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的罚款: | 泸州市龙马潭区发展和改革局 |
|
1 | 行政处罚 | 对瞒报、拒报或者非经营活动中伪造、篡改价格监测资料行为的处罚 | 《四川省价格监测规定》第二十六条 价格监测定点单位或者价格监测临时定点单位瞒报、拒报或者非经营活动中伪造、篡改价格监测资料的,由县级以上价格主管部门责令改正、予以通报批评,可处以1000元以下的罚款 | 泸州市龙马潭区发展和改革局 |
|
2 | 行政处罚 | 对伪造、篡改价格监测资料行为的处罚 | 《四川省价格监测规定》 第二十六条 经营活动中伪造、篡改价格监测资料的,由县级以上价格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可处以1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 泸州市龙马潭区发展和改革局 |
|
3 | 行政处罚 | 对拒绝、阻碍价格主管部门及其价格监测工作人员依法实施价格监测行为的处罚 | 《四川省价格监测规定》 第二十七条 拒绝、阻碍价格主管部门及其价格监测工作人员依法实施价格监测,由县级以上价格主管部门责令改正、予以通报批评,可处以500元以下的罚款,或者由公安机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处罚;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 泸州市龙马潭区发展和改革局 |
|
4 | 行政处罚 | 对招标人违规的处罚 | 1.《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第五章 2.《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第六章 3.《四川省国家投资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条例》第五章 | 泸州市龙马潭区发展和改革局 |
|
5 | 行政处罚 | 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建设单位开工建设不符合强制性节能标准的项目或者将该项目投入生产、使用的处罚 |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 主席令第七十七号 第六十八条 负责审批或者核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机关违反本法规定,对不符合强制性节能标准的项目予以批准或者核准建设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 泸州市龙马潭区发展和改革局 |
|
6 | 行政处罚 | 对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的用能设备或者生产工艺的处罚 |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 主席令第七十七号 第七十一条 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的用能设备或者生产工艺的,由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责令停止使用,没收国家明令淘汰的用能设备;情节严重的,可以由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提出意见,报请本级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权限责令停业整顿或者关闭。 | 泸州市龙马潭区发展和改革局 |
|
7 | 行政处罚 | 对生产单位超过单位产品能耗限额标准用能的处罚 |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 主席令第七十七号 第七十二条 生产单位超过单位产品能耗限额标准用能,情节严重,经限期治理逾期不治理或者没有达到治理要求的,可以由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提出意见,报请本级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权限责令停业整顿或者关闭。 | 泸州市龙马潭区发展和改革局 |
|
8 | 行政处罚 | 对从事节能咨询、设计、评估、检测、审计、认证等服务的机构提供虚假信息的处罚 |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 主席令第七十七号 第七十六条 从事节能咨询、设计、评估、检测、审计、认证等服务的机构提供虚假信息的,由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 | 泸州市龙马潭区发展和改革局 |
|
9 | 行政处罚 | 对无偿向本单位职工提供能源或者对能源消费实行包费制的处罚 |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 主席令第七十七号 第二十八条 能源生产经营单位不得向本单位职工无偿提供能源。任何单位不得对能源消费实行包费制;第七十七条 违反本法规定,无偿向本单位职工提供能源或者对能源消费实行包费制的,由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五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款。 | 泸州市龙马潭区发展和改革局 |
|
10 | 行政处罚 | 对重点用能单位未履行节能管理义务的处罚 |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 主席令第七十七号 第八十四条 重点用能单位未按照本法规定设立能源管理岗位,聘任能源管理负责人,并报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和有关部门备案的,由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处一万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罚款。 | 泸州市龙马潭区发展和改革局 |
|
11 | 行政处罚 | 对未经节能审查或者节能审查未通过,擅自开工建设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处罚 | 《四川省〈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实施办法》四川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20号 第四十二条 违反本实施办法第十六条规定未经节能审查或者节能审查未通过,擅自开工建设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由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审批、核准机关责令停止建设。 | 泸州市龙马潭区发展和改革局 |
|
12 | 行政处罚 | 对未经节能验收或者验收不合格,擅自投入生产、使用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处罚 | 《四川省〈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实施办法》四川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20号 第四十二条 违反本实施办法第十六条规定未经节能审查或者节能审查未通过,擅自开工建设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由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审批、核准机关责令停止建设。 | 泸州市龙马潭区发展和改革局 |
|
13 | 行政处罚 | 对电力、石油加工、化工、钢铁、有色金属和建材等企业未在规定的范围或者期限内停止使用不符合国家规定的燃油发电机组或者燃油锅炉的处罚 | 《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2018修正)第六章:法律责任 第五十二条 违反本法规定,电力、石油加工、化工、钢铁、有色金属和建材等企业未在规定的范围或者期限内停止使用不符合国家规定的燃油发电机组或者燃油锅炉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循环经济发展综合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责令拆除该燃油发电机组或者燃油锅炉,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 泸州市龙马潭区发展和改革局 |
|
14 | 行政处罚 | 对企业分拆项目、隐瞒有关情况或者提供虚假申报材料等不正当手段申请项目核准、备案的处罚 | 《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管理办法》(国家发改委2017年第2号令) 第五十五条 企业以分拆项目、隐瞒有关情况或者提供虚假申报材料等不正当手段申请核准、备案的,项目核准机关不予受理或者不予核准、备案,并给予警告。 | 泸州市龙马潭区发展和改革局 |
|
15 | 行政处罚 | 对企业未依法办理核准手续开工建设或者未按照核准的建设地点、建设规模、建设内容等进行建设的处罚 | 《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管理办法》(国家发改委2017年第2号令) 第五十六条 实行核准管理的项目,企业未依法办理核准手续开工建设或者未按照核准的建设地点、建设规模、建设内容等进行建设的,由核准机关责令停止建设或者责令停产,对企业处项目总投资额1‰以上5‰以下的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2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属于国家工作人员的,依法给予处分。项目应视情况予以拆除或者补办相关手续。 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项目核准文件,尚未开工建设的,由核准机关撤销核准文件,处项目总投资额1‰以上5‰以下的罚款;已经开工建设的,依照前款规定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 泸州市龙马潭区发展和改革局 |
|
16 | 行政处罚 | 对企业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项目核准文件的处罚 | 《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管理办法》(国家发改委2017年第2号令) 第五十六条 实行核准管理的项目,企业未依法办理核准手续开工建设或者未按照核准的建设地点、建设规模、建设内容等进行建设的,由核准机关责令停止建设或者责令停产,对企业处项目总投资额1‰以上5‰以下的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2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属于国家工作人员的,依法给予处分。项目应视情况予以拆除或者补办相关手续。 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项目核准文件,尚未开工建设的,由核准机关撤销核准文件,处项目总投资额1‰以上5‰以下的罚款;已经开工建设的,依照前款规定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 泸州市龙马潭区发展和改革局 |
|
17 | 行政处罚 | 对企业未依法将备案制项目信息或者已备案项目信息变更情况告知备案机关,或者向备案机关提供虚假信息的处罚 | 1.《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和各案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673号) 第十九条 实行备案管理的项目,企业未依照本条例规定将项目信息或者已备案项目的信息变更情况告知备案机关,或者向备案机关提供虚假信息的,备案机关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2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 2.《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管理办法》(2017年国家发展改革委令第2号) 第五十七条 实行备案管理的项目,企业未依法将项目信息或者己备案项目信息变更情况告知备案机关,或者向备案机关提供虚假信息的,由备案机关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2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 | 泸州市龙马潭区发展和改革局 |
|
18 | 行政处罚 | 对企业投资建设产业政策禁止投资建设项目的处罚 | 《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管理条例》(2016年国务院令第673号)第二十条、《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管理办法》:第二十条 企业投资建设产业政策禁止投资建设项目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投资主管部门责令停止建设或者责令停产并恢复原状,对企业处项目总投资额5‰以上10‰以下的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属于国家工作人员的,依法给予处分。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2017年国家发展改革委令第2号)第五十八条 企业投资建设产业政策禁止投资建设项目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投资主管部门责令停止建设或者责令停产并恢复原状,对企业处项目总投资额5‰以上10‰以下的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5万元以上10 万元以下的罚款,属于国家工作人员的,依法给予处分。 | 泸州市龙马潭区发展和改革局 |
|
19 | 行政处罚 | 对未经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许可擅自从事粮食收购活动的处罚 | 《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07号)第四十条 未经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许可擅自从事粮食收购活动的,由粮食行政管理部门没收非法收购的粮食;情节严重的,并处非法收购粮食价值1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四川省〈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实施办法》(四川省人民政府令第329号)第六章第三十条 未经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许可擅自从事粮食收购活动的,由粮食行政管理部门没收非法收购的粮食;情节严重的,可以处非法收购粮食价值1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 | 泸州市龙马潭区发展和改革局 |
|
20 | 行政处罚 | 对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粮食收购资格许可的处罚 | 《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07号)第四十二条:“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粮食收购资格许可的,由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取消粮食收购资格,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吊销营业执照,没收违法所得;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工作人员办理粮食收购资格许可,索取或者收受他人财物或者谋取其他利益,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四川省<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实施办法》(四川省人民政府令第329号)第三十一条 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粮食收购资格许可的,由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取消粮食收购资格,可以没收违法所得。当事人在3年内不得再次申请粮食收购资格。 | 泸州市龙马潭区发展和改革局 |
|
21 | 行政处罚 | 对粮食收购者未执行国家粮食质量标准的处罚 | ”《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07号)第四十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予以警告,可以处2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并由粮食行政管理部门暂停或者取消粮食收购资格: | 泸州市龙马潭区发展和改革局 |
|
22 | 行政处罚 | 对粮食收购者被售粮者举报未及时支付售粮款的处罚 | 《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07号)第四十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予以警告,可以处2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并由粮食行政管理部门暂停或者取消粮食收购资格: | 泸州市龙马潭区发展和改革局 |
|
23 | 行政处罚 | 对粮食收购者违反规定代扣、代缴税、费和其他款项的处罚 | 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07号)第四十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予以警告,可以处2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并由粮食行政管理部门暂停或者取消粮食收购资格: | 泸州市龙马潭区发展和改革局 |
|
24 | 行政处罚 | 对粮食经营者以及饲料、工业用粮企业未建立粮食经营台账或者未按照规定报送粮食基本数据和有关情况的处罚 | 《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07号)第四十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予以警告,可以处2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并由粮食行政管理部门暂停或者取消粮食收购资格: | 泸州市龙马潭区发展和改革局 |
|
25 | 行政处罚 | 对接受委托的粮食经营者从事政策性用粮的购销活动未执行国家有关政策的处罚 | 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07号)第四十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予以警告,可以处2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并由粮食行政管理部门暂停或者取消粮食收购资格: | 泸州市龙马潭区发展和改革局 |
|
26 | 行政处罚 | 对粮食经营者的粮食库存低于规定的最低库存量或超出规定的最高库存量的处罚 | 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07号)第四十五条 从事粮食收购、加工、销售的经营者的粮食库存低于规定的最低库存量的,由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情节严重的,处不足部分粮食价值1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并可以取消粮食收购资格。 | 泸州市龙马潭区发展和改革局 |
|
27 | 行政处罚 | 对粮食经营者对超过正常储存年限的粮食,出库前未按照规定进行质量鉴定的处罚 | 《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07号)第四十五条:“陈粮出库未按照本条例规定进行质量鉴定的,由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情节严重的,处出库粮食价值1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可以吊销营业执照。” | 泸州市龙马潭区发展和改革局 |
|
28 | 行政处罚 | 对粮食经营者未按照规定使用粮食仓储设施、运输工具的处罚 | 《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07号)第四十七条:“粮食经营者未按照本条例规定使用粮食仓储设施、运输工具的,由粮食行政管理部门或者卫生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被污染的粮食不得非法销售、加工。” 四川省<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实施办法》(四川省人民政府令第329号)第六章第三十八条 粮食经营者未按规定使用粮食仓储设施、运输工具的,由粮食行政管理部门或者卫生部门责令改正,予以警告;被污染或者不符合食用卫生标准的粮食不得非法销售、加工;其质量符合饲料卫生标准的,由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责令当事人转作饲料;不符合饲料卫生标准的,由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责令转作其他安全用途或者销毁。 | 泸州市龙马潭区发展和改革局 |
|
29 | 行政处罚 | 对粮食收购者伪造、涂改、倒卖、出租、出借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粮食收购许可证的处罚 | 《四川省<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实施办法》(四川省人民政府令第329号)第三十二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予以警告;情节严重的,可以处1万元以下的罚款: | 泸州市龙马潭区发展和改革局 |
|
30 | 行政处罚 | 对使用伪造、涂改、出租、出借或者非法转让粮食收购许可证的处罚 | 《四川省<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实施办法》(四川省人民政府令第329号)第三十二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予以警告;情节严重的,可以处1万元以下的罚款: | 泸州市龙马潭区发展和改革局 |
|
31 | 行政处罚 | 对未按规定办理粮食收购许可证变更手续的处罚 | 《四川省<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实施办法》(四川省人民政府令第329号)第三十二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予以警告;情节严重的,可以处1万元以下的罚款: | 泸州市龙马潭区发展和改革局 |
|
32 | 行政处罚 | 对未在粮食收购场所明示粮食收购许可证和工商营业执照的处罚 | 四川省<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实施办法》(四川省人民政府令第329号)第十条:“粮食收购者应当遵守下列规定:(一)在粮食收购场所明示粮食收购许可证和工商营业执照,凭证收购;(二)向售粮者告知并在收购场所公示粮食的收购品种、质量标准和收购价格;(三)执行国家粮食质量标准,按质论价,不得损害农民和其他粮食生产者的利益;(四)向售粮者出具粮食收购凭证,载明所收购粮食品种、质量等级、价格、数量和金额;(五)及时向售粮者支付售粮款,不得拖欠;(六)不得接受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的委托代扣、代缴任何税、费和其他款项;(七)向收购地的县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定期如实报告粮食收购数量、质量、价格等有关情况;(八)接受政府委托的粮食收购者应当严格执行国家有关粮食收购规定。” 第三十三条 违反本办法第十条第(一)项、第(四)项规定的,由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予以警告;情节严重的,可以处5000元以下罚款。 | 泸州市龙马潭区发展和改革局 |
|
33 | 行政处罚 | 对未向售粮者出具粮食收购凭证,载明所收购粮食品种、质量等级、价格、数量和金额的处罚 | 四川省<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实施办法》(四川省人民政府令第329号)第十条:“粮食收购者应当遵守下列规定:(一)在粮食收购场所明示粮食收购许可证和工商营业执照,凭证收购;(二)向售粮者告知并在收购场所公示粮食的收购品种、质量标准和收购价格;(三)执行国家粮食质量标准,按质论价,不得损害农民和其他粮食生产者的利益;(四)向售粮者出具粮食收购凭证,载明所收购粮食品种、质量等级、价格、数量和金额;(五)及时向售粮者支付售粮款,不得拖欠;(六)不得接受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的委托代扣、代缴任何税、费和其他款项;(七)向收购地的县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定期如实报告粮食收购数量、质量、价格等有关情况;(八)接受政府委托的粮食收购者应当严格执行国家有关粮食收购规定。” 第三十三条 违反本办法第十条第(一)项、第(四)项规定的,由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予以警告;情节严重的,可以处5000元以下罚款。 | 泸州市龙马潭区发展和改革局 |
|
34 | 行政处罚 | 对粮食经营台账保留时间不足3年的处罚 | 《四川省<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实施办法》(四川省人民政府令第329号)第三十四条 从事粮食收购、销售、储存、加工、转化的经营者违反本办法规定,粮食经营台账保留时间不足3年的,由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予以警告;情节严重的,可以处2万元以下的罚款。 | 泸州市龙马潭区发展和改革局 |
|
35 | 行政处罚 | 对从事粮食收购、加工、储存的经营者(不含个体工商户)未配备经过专业培训的粮油保管员、粮油质量检验员的或又无委托的处罚 | 四川省《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实施办法(四川省人民政府令第329号)第十四条 从事粮食收购、加工、储存的经营者(不含个体工商户),应当具备下列粮食质量检验能力和条件: | 泸州市龙马潭区发展和改革局 |
|
36 | 行政处罚 | 对从事粮食收购、加工、储存的经营者(不含个体工商户)未装备有与所经营粮食种类和国家质量标准规定的检验项目相适应的粮食检验仪器设备,没有能单独进行粮食检验工作的场所的或又无委托的处罚 | 四川省《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实施办法(四川省人民政府令第329号)第十四条 从事粮食收购、加工、储存的经营者(不含个体工商户),应当具备下列粮食质量检验能力和条件: | 泸州市龙马潭区发展和改革局 |
|
37 | 行政处罚 | 对从事粮食收购、加工、储存的经营者(不含个体工商户)未具备相应的仪器设备使用和管理、检验员业务培训、粮食出入库质量检验、质量档案和质量事故处理等质量管理制度的处罚 | 四川省《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实施办法(四川省人民政府令第329号)第十四条 从事粮食收购、加工、储存的经营者(不含个体工商户),应当具备下列粮食质量检验能力和条件: | 泸州市龙马潭区发展和改革局 |
|
38 | 行政处罚 | 对从事粮食储存的经营者仓储设施未符合国家有关粮食储存标准和技术规范的处罚 | 四川省《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实施办法(四川省人民政府令第329号)第十五条 从事粮食储存的经营者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 泸州市龙马潭区发展和改革局 |
|
39 | 行政处罚 | 对从事粮食储存的经营者将粮食与可能对粮食产生污染的有害物质混存或不同收获年度的粮食混存,以及未按规定对霉变、病虫害超标粮食进行处理的处罚 | 四川省《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实施办法(四川省人民政府令第329号)第十五条 从事粮食储存的经营者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 泸州市龙马潭区发展和改革局 |
|
40 | 行政处罚 | 对从事粮食储存经营者使用国家禁止使用的化学药剂或超标使用化学药剂,以及粮库周围有有害污染源的处罚 | 四川省《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实施办法(四川省人民政府令第329号)第十五条 从事粮食储存的经营者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 泸州市龙马潭区发展和改革局 |
|
41 | 行政处罚 | 对从事粮食收购、储存的经营者(不含个体工商户)未按照国家粮食质量标准对入库粮食进行质量检验,粮食出库或购进粮食无质检报告,或对质检报告弄虚作假的处罚 | 四川省《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实施办法(四川省人民政府令第329号)第十六条 实行粮食入库和出库质量检验制度。从事粮食收购、储存的经营者(不含个体工商户)应当按照国家粮食质量标准对入库粮食进行质量检验,在粮食销售出库时,应当出具质量检验报告,销售粮食的质量应当与检验结果一致。正常储存年限内的粮食销售出库,可以由经营者自行检验并出具检验报告。 | 泸州市龙马潭区发展和改革局 |
|
42 | 行政处罚 | 对在粮食交易过程中,粮食销售、加工、转化经营者未索取质检报告或对质检报告弄虚作假的处罚 | 《四川省<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实施办法》(四川省人民政府令第329号)第十七条:在粮食交易过程中,粮食销售、加工、转化经营者向第十六条规定的粮食经营者购买粮食,应当索取粮食质量检验报告。 第三十七条 违反本办法第十六条、第十七条规定的,粮食出库和购进粮食无质检报告的,由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予以警告,可以处1万元以下罚款;对质检报告弄虚作假的,由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予以警告,情节严重的,可以处3万元以下罚款。 | 泸州市龙马潭区发展和改革局 |
|
43 | 行政处罚 | 对被污染或者不符合食用卫生标准的粮食,其质量符合饲料卫生标准的,责令当事人转作饲料;不符合饲料卫生标准的,责令转作其他安全用途或者销毁 | 《四川省<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实施办法》(四川省人民政府令第329号)第三十八条 粮食经营者未按规定使用粮食仓储设施、运输工具的,由粮食行政管理部门或者卫生部门责令改正,予以警告;被污染或者不符合食用卫生标准的粮食不得非法销售、加工;其质量符合饲料卫生标准的,由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责令当事人转作饲料;不符合饲料卫生标准的,由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责令转作其他安全用途或者销毁。 | 泸州市龙马潭区发展和改革局 |
|
44 | 行政处罚 | 对粮油仓储单位未在规定时间备案或备案内容弄虚作假的处罚 | 《粮油仓储管理办法》(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15第五号令)第六条 粮油仓储单位应当自设立或者开始从事粮油仓储活动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向所在地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备案。备案应当包括单位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主要仓储业务类型、仓(罐)容规模等内容。具体备案管理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制定。 第二十八条 粮油仓储单位违反本办法第六条规定,未在规定时间向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备案,或者备案内容弄虚作假的,由负责备案管理的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拒不改正的,处1万元以下罚款。 | 泸州市龙马潭区发展和改革局 |
|
45 | 行政处罚 | 对粮油仓储单位不具备规定条件的处罚 | 《粮油仓储管理办法》(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15第五号令)第二章第七条:“粮油仓储单位应当具备以下条件:(一)拥有固定经营场地,并符合本办法有关污染源、危险源安全距离的规定;(二)拥有与从事粮油仓储活动相适应的设施设备,并符合粮油储藏技术规范的要求;(三)拥有相应的专业技术管理人员。” 《粮油仓储管理办法》(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15第五号令)第五章第二十九条:“粮油仓储单位不具备本办法第七条规定条件的,由负责备案管理的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拒不改正的,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 | 泸州市龙马潭区发展和改革局 |
|
46 | 行政处罚 | 对粮油仓储单位违规使用“国家储备粮”和“中央储备粮”字样的处罚 | 《粮油仓储管理办法》(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15第五号令)第二章第八条:“未经国家粮食行政管理部门批准,粮油仓储单位名称中不得使用“国家储备粮”和“中央储备粮”字样。” 第五章第三十条:“粮油仓储单位的名称不符合本办法第八条规定的,由负责备案管理的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 | 泸州市龙马潭区发展和改革局 |
|
47 | 行政处罚 | 对粮油仓储单位违反粮油出入库、储存等管理规定的处罚 | 《粮油仓储管理办法》(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15第五号令)第五章第三十一条:“粮油仓储单位违反本办法有关粮油出入库、储存等管理规定的,由所在地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情节严重的,可以并处3万元以下罚款;造成粮油储存事故或者安全生产事故的,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给予处罚。” | 泸州市龙马潭区发展和改革局 |
|
48 | 行政处罚 | 对未实行粮食质量安全档案制度的处罚 | 《粮食质量安全监管办法》(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42号)第二十三条 实行粮食质量安全档案制度。粮食经营者经营粮食,应当建立粮食质量安全档案,如实记录以下信息:粮食品种、供货方、粮食产地、收获年度、收购或入库时间、货位及数量、质量等级、品质情况、施药情况、销售去向及出库时间,其他有关信息。 | 泸州市龙马潭区发展和改革局 |
|
49 | 行政处罚 | 对未实行粮食召回制度的处罚 | 《粮食质量安全监管办法》(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42号)第二十五条 实行粮食召回制度。粮食经营者发现其销售的粮食有害成分含量超过食品安全标准限量的,应当立即停止销售,通知相关经营者和消费者,召回已售粮食,并记录备查;同时将召回和处理情况向县级以上粮食行政管理部门报告。未按规定召回、停止经营的,县级以上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可以责令其召回或者停止经营。 | 泸州市龙马潭区发展和改革局 |
|
50 | 行政处罚 | 对违规拆除、迁移粮油仓储物流设施,非法侵占、损坏粮油仓储物流设施或者擅自改变其用途的处罚 | 《国有粮油仓储物流设施保护办法》(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40号)第一章第五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损坏、擅自拆除粮油仓储物流设施,不得擅自改变粮油仓储物流设施用途,不得危害粮油仓储物流设施安全和粮油储存安全。 第三章第十六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粮食行政管理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对侵占、损坏、擅自拆除粮油仓储物流设施,擅自改变粮油仓储物流设施用途,危害粮油仓储物流设施安全和粮油储存安全的违法行为予以依法制止和查处。 第四章第二十一条 任何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违反本办法规定拆除、迁移粮油仓储物流设施,非法侵占、损坏粮油仓储物流设施或者擅自改变其用途,由粮油仓储物流设施所在地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责令其限期改正,并依法予以警告或者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造成财产损失的,依法承担民事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四川省国有粮油仓储物流设施保护实施办法》第三章监督管理 第十五条 任何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对侵占、损坏、擅自拆除粮油仓储物流设施,擅自改变粮油仓储物流设施用途,危害粮油仓储物流设施安全和粮油储存安全的违法行为,有权向各级人民政府粮食行政管理部门举报。 第四章 责任追究 第二十一条 任何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违反本办法规定拆除、迁移粮油仓储物流设施,非法侵占、损坏粮油仓储物流设施或者擅自改变其用途,由粮油仓储物流设施所在地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责令其限期改正,并依法予以警告或者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造成财产损失的,依法承担民事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 泸州市龙马潭区发展和改革局 |
|
51 | 行政处罚 | 对滥用职权、营私舞弊或者玩忽职守,造成粮油仓储物流设施损失、损坏的处罚 | 《国有粮油仓储物流设施保护办法》(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40号)第四章第二十二条 各级人民政府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及有关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违反本办法规定,滥用职权、营私舞弊或者玩忽职守,造成粮油仓储物流设施损失、损坏,视情节依纪依规予以警告、降级直至开除的行政处分。涉及违法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四川省国有粮油仓储物流设施保护实施办法》第四章第二十二条 各级人民政府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及有关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违反本办法规定,滥用职权、营私舞弊或者玩忽职守,造成粮油仓储物流设施损失、损坏,视情节依纪依规予以警告、降级直至开除的行政处分。涉及违法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 泸州市龙马潭区发展和改革局 |
|
52 | 行政处罚 | 对石油天然气管道企业未依法履行管道保护相关义务的处罚 | 《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法》第五十条 管道企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主管管道保护工作的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二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处分: | 泸州市龙马潭区发展和改革局 |
|
53 | 行政处罚 | 对实施危害石油天然气管道安全行为的处罚 | 《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法》第五十二条 违反本法第二十九条、第三十条、第三十二条或者第三十三条第一款的规定,实施危害管道安全行为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主管管道保护工作的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情节较重的,对单位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对个人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的罚款;对违法修建的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其他设施限期拆除;逾期未拆除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主管管道保护工作的部门组织拆除,所需费用由违法行为人承担。 | 泸州市龙马潭区发展和改革局 |
|
54 | 行政处罚 | 对未经依法批准进行危害石油天然气管道安全的施工作业的处罚 | 《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法》第五十三条 未经依法批准,进行本法第三十三条第二款或者第三十五条规定的施工作业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主管管道保护工作的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情节较重的,处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对违法修建的危害管道安全的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其他设施限期拆除;逾期未拆除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主管管道保护工作的部门组织拆除,所需费用由违法行为人承担。 | 泸州市龙马潭区发展和改革局 |
|
55 | 行政处罚 | 对擅自开启、关闭管道阀门等危害石油天然气管道安全及阻碍管道建设行为的处罚 | 《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法》第五十四条 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主管管道保护工作的部门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处二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的罚款: | 泸州市龙马潭区发展和改革局 |
|
1 | 行政处罚 | 对瞒报、拒报或者非经营活动中伪造、篡改价格监测资料行为的处罚 | 《四川省价格监测规定》第二十六条 价格监测定点单位或者价格监测临时定点单位瞒报、拒报或者非经营活动中伪造、篡改价格监测资料的,由县级以上价格主管部门责令改正、予以通报批评,可处以1000元以下的罚款 | 泸州市龙马潭区发展和改革局 |
|
2 | 行政处罚 | 对伪造、篡改价格监测资料行为的处罚 | 《四川省价格监测规定》 第二十六条 经营活动中伪造、篡改价格监测资料的,由县级以上价格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可处以1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 泸州市龙马潭区发展和改革局 |
|
3 | 行政处罚 | 对拒绝、阻碍价格主管部门及其价格监测工作人员依法实施价格监测行为的处罚 | 《四川省价格监测规定》 第二十七条 拒绝、阻碍价格主管部门及其价格监测工作人员依法实施价格监测,由县级以上价格主管部门责令改正、予以通报批评,可处以500元以下的罚款,或者由公安机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处罚;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 泸州市龙马潭区发展和改革局 |
|
4 | 行政处罚 | 对招标人违规的处罚 | 1.《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第五章 2.《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第六章 3.《四川省国家投资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条例》第五章 | 泸州市龙马潭区发展和改革局 |
|
5 | 行政处罚 | 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建设单位开工建设不符合强制性节能标准的项目或者将该项目投入生产、使用的处罚 |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 主席令第七十七号 第六十八条 负责审批或者核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机关违反本法规定,对不符合强制性节能标准的项目予以批准或者核准建设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 泸州市龙马潭区发展和改革局 |
|
6 | 行政处罚 | 对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的用能设备或者生产工艺的处罚 |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 主席令第七十七号 第七十一条 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的用能设备或者生产工艺的,由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责令停止使用,没收国家明令淘汰的用能设备;情节严重的,可以由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提出意见,报请本级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权限责令停业整顿或者关闭。 | 泸州市龙马潭区发展和改革局 |
|
7 | 行政处罚 | 对生产单位超过单位产品能耗限额标准用能的处罚 |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 主席令第七十七号 第七十二条 生产单位超过单位产品能耗限额标准用能,情节严重,经限期治理逾期不治理或者没有达到治理要求的,可以由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提出意见,报请本级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权限责令停业整顿或者关闭。 | 泸州市龙马潭区发展和改革局 |
|
8 | 行政处罚 | 对从事节能咨询、设计、评估、检测、审计、认证等服务的机构提供虚假信息的处罚 |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 主席令第七十七号 第七十六条 从事节能咨询、设计、评估、检测、审计、认证等服务的机构提供虚假信息的,由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 | 泸州市龙马潭区发展和改革局 |
|
9 | 行政处罚 | 对无偿向本单位职工提供能源或者对能源消费实行包费制的处罚 |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 主席令第七十七号 第二十八条 能源生产经营单位不得向本单位职工无偿提供能源。任何单位不得对能源消费实行包费制;第七十七条 违反本法规定,无偿向本单位职工提供能源或者对能源消费实行包费制的,由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五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款。 | 泸州市龙马潭区发展和改革局 |
|
10 | 行政处罚 | 对重点用能单位未履行节能管理义务的处罚 |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 主席令第七十七号 第八十四条 重点用能单位未按照本法规定设立能源管理岗位,聘任能源管理负责人,并报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和有关部门备案的,由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处一万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罚款。 | 泸州市龙马潭区发展和改革局 |
|
11 | 行政处罚 | 对未经节能审查或者节能审查未通过,擅自开工建设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处罚 | 《四川省〈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实施办法》四川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20号 第四十二条 违反本实施办法第十六条规定未经节能审查或者节能审查未通过,擅自开工建设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由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审批、核准机关责令停止建设。 | 泸州市龙马潭区发展和改革局 |
|
12 | 行政处罚 | 对未经节能验收或者验收不合格,擅自投入生产、使用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处罚 | 《四川省〈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实施办法》四川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20号 第四十二条 违反本实施办法第十六条规定未经节能审查或者节能审查未通过,擅自开工建设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由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审批、核准机关责令停止建设。 | 泸州市龙马潭区发展和改革局 |
|
13 | 行政处罚 | 对电力、石油加工、化工、钢铁、有色金属和建材等企业未在规定的范围或者期限内停止使用不符合国家规定的燃油发电机组或者燃油锅炉的处罚 | 《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2018修正)第六章:法律责任 第五十二条 违反本法规定,电力、石油加工、化工、钢铁、有色金属和建材等企业未在规定的范围或者期限内停止使用不符合国家规定的燃油发电机组或者燃油锅炉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循环经济发展综合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责令拆除该燃油发电机组或者燃油锅炉,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 泸州市龙马潭区发展和改革局 |
|
14 | 行政处罚 | 对企业分拆项目、隐瞒有关情况或者提供虚假申报材料等不正当手段申请项目核准、备案的处罚 | 《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管理办法》(国家发改委2017年第2号令) 第五十五条 企业以分拆项目、隐瞒有关情况或者提供虚假申报材料等不正当手段申请核准、备案的,项目核准机关不予受理或者不予核准、备案,并给予警告。 | 泸州市龙马潭区发展和改革局 |
|
15 | 行政处罚 | 对企业未依法办理核准手续开工建设或者未按照核准的建设地点、建设规模、建设内容等进行建设的处罚 | 《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管理办法》(国家发改委2017年第2号令) 第五十六条 实行核准管理的项目,企业未依法办理核准手续开工建设或者未按照核准的建设地点、建设规模、建设内容等进行建设的,由核准机关责令停止建设或者责令停产,对企业处项目总投资额1‰以上5‰以下的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2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属于国家工作人员的,依法给予处分。项目应视情况予以拆除或者补办相关手续。 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项目核准文件,尚未开工建设的,由核准机关撤销核准文件,处项目总投资额1‰以上5‰以下的罚款;已经开工建设的,依照前款规定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 泸州市龙马潭区发展和改革局 |
|
16 | 行政处罚 | 对企业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项目核准文件的处罚 | 《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管理办法》(国家发改委2017年第2号令) 第五十六条 实行核准管理的项目,企业未依法办理核准手续开工建设或者未按照核准的建设地点、建设规模、建设内容等进行建设的,由核准机关责令停止建设或者责令停产,对企业处项目总投资额1‰以上5‰以下的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2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属于国家工作人员的,依法给予处分。项目应视情况予以拆除或者补办相关手续。 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项目核准文件,尚未开工建设的,由核准机关撤销核准文件,处项目总投资额1‰以上5‰以下的罚款;已经开工建设的,依照前款规定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 泸州市龙马潭区发展和改革局 |
|
17 | 行政处罚 | 对企业未依法将备案制项目信息或者已备案项目信息变更情况告知备案机关,或者向备案机关提供虚假信息的处罚 | 1.《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和各案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673号) 第十九条 实行备案管理的项目,企业未依照本条例规定将项目信息或者已备案项目的信息变更情况告知备案机关,或者向备案机关提供虚假信息的,备案机关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2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 2.《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管理办法》(2017年国家发展改革委令第2号) 第五十七条 实行备案管理的项目,企业未依法将项目信息或者己备案项目信息变更情况告知备案机关,或者向备案机关提供虚假信息的,由备案机关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2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 | 泸州市龙马潭区发展和改革局 |
|
18 | 行政处罚 | 对企业投资建设产业政策禁止投资建设项目的处罚 | 《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管理条例》(2016年国务院令第673号)第二十条、《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管理办法》:第二十条 企业投资建设产业政策禁止投资建设项目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投资主管部门责令停止建设或者责令停产并恢复原状,对企业处项目总投资额5‰以上10‰以下的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属于国家工作人员的,依法给予处分。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2017年国家发展改革委令第2号)第五十八条 企业投资建设产业政策禁止投资建设项目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投资主管部门责令停止建设或者责令停产并恢复原状,对企业处项目总投资额5‰以上10‰以下的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5万元以上10 万元以下的罚款,属于国家工作人员的,依法给予处分。 | 泸州市龙马潭区发展和改革局 |
|
19 | 行政处罚 | 对未经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许可擅自从事粮食收购活动的处罚 | 《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07号)第四十条 未经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许可擅自从事粮食收购活动的,由粮食行政管理部门没收非法收购的粮食;情节严重的,并处非法收购粮食价值1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四川省〈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实施办法》(四川省人民政府令第329号)第六章第三十条 未经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许可擅自从事粮食收购活动的,由粮食行政管理部门没收非法收购的粮食;情节严重的,可以处非法收购粮食价值1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 | 泸州市龙马潭区发展和改革局 |
|
20 | 行政处罚 | 对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粮食收购资格许可的处罚 | 《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07号)第四十二条:“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粮食收购资格许可的,由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取消粮食收购资格,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吊销营业执照,没收违法所得;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工作人员办理粮食收购资格许可,索取或者收受他人财物或者谋取其他利益,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四川省<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实施办法》(四川省人民政府令第329号)第三十一条 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粮食收购资格许可的,由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取消粮食收购资格,可以没收违法所得。当事人在3年内不得再次申请粮食收购资格。 | 泸州市龙马潭区发展和改革局 |
|
21 | 行政处罚 | 对粮食收购者未执行国家粮食质量标准的处罚 | ”《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07号)第四十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予以警告,可以处2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并由粮食行政管理部门暂停或者取消粮食收购资格: | 泸州市龙马潭区发展和改革局 |
|
22 | 行政处罚 | 对粮食收购者被售粮者举报未及时支付售粮款的处罚 | 《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07号)第四十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予以警告,可以处2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并由粮食行政管理部门暂停或者取消粮食收购资格: | 泸州市龙马潭区发展和改革局 |
|
23 | 行政处罚 | 对粮食收购者违反规定代扣、代缴税、费和其他款项的处罚 | 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07号)第四十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予以警告,可以处2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并由粮食行政管理部门暂停或者取消粮食收购资格: | 泸州市龙马潭区发展和改革局 |
|
24 | 行政处罚 | 对粮食经营者以及饲料、工业用粮企业未建立粮食经营台账或者未按照规定报送粮食基本数据和有关情况的处罚 | 《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07号)第四十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予以警告,可以处2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并由粮食行政管理部门暂停或者取消粮食收购资格: | 泸州市龙马潭区发展和改革局 |
|
25 | 行政处罚 | 对接受委托的粮食经营者从事政策性用粮的购销活动未执行国家有关政策的处罚 | 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07号)第四十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予以警告,可以处2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并由粮食行政管理部门暂停或者取消粮食收购资格: | 泸州市龙马潭区发展和改革局 |
|
26 | 行政处罚 | 对粮食经营者的粮食库存低于规定的最低库存量或超出规定的最高库存量的处罚 | 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07号)第四十五条 从事粮食收购、加工、销售的经营者的粮食库存低于规定的最低库存量的,由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情节严重的,处不足部分粮食价值1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并可以取消粮食收购资格。 | 泸州市龙马潭区发展和改革局 |
|
27 | 行政处罚 | 对粮食经营者对超过正常储存年限的粮食,出库前未按照规定进行质量鉴定的处罚 | 《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07号)第四十五条:“陈粮出库未按照本条例规定进行质量鉴定的,由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情节严重的,处出库粮食价值1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可以吊销营业执照。” | 泸州市龙马潭区发展和改革局 |
|
28 | 行政处罚 | 对粮食经营者未按照规定使用粮食仓储设施、运输工具的处罚 | 《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07号)第四十七条:“粮食经营者未按照本条例规定使用粮食仓储设施、运输工具的,由粮食行政管理部门或者卫生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被污染的粮食不得非法销售、加工。” 四川省<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实施办法》(四川省人民政府令第329号)第六章第三十八条 粮食经营者未按规定使用粮食仓储设施、运输工具的,由粮食行政管理部门或者卫生部门责令改正,予以警告;被污染或者不符合食用卫生标准的粮食不得非法销售、加工;其质量符合饲料卫生标准的,由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责令当事人转作饲料;不符合饲料卫生标准的,由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责令转作其他安全用途或者销毁。 | 泸州市龙马潭区发展和改革局 |
|
29 | 行政处罚 | 对粮食收购者伪造、涂改、倒卖、出租、出借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粮食收购许可证的处罚 | 《四川省<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实施办法》(四川省人民政府令第329号)第三十二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予以警告;情节严重的,可以处1万元以下的罚款: | 泸州市龙马潭区发展和改革局 |
|
30 | 行政处罚 | 对使用伪造、涂改、出租、出借或者非法转让粮食收购许可证的处罚 | 《四川省<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实施办法》(四川省人民政府令第329号)第三十二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予以警告;情节严重的,可以处1万元以下的罚款: | 泸州市龙马潭区发展和改革局 |
|
31 | 行政处罚 | 对未按规定办理粮食收购许可证变更手续的处罚 | 《四川省<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实施办法》(四川省人民政府令第329号)第三十二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予以警告;情节严重的,可以处1万元以下的罚款: | 泸州市龙马潭区发展和改革局 |
|
32 | 行政处罚 | 对未在粮食收购场所明示粮食收购许可证和工商营业执照的处罚 | 四川省<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实施办法》(四川省人民政府令第329号)第十条:“粮食收购者应当遵守下列规定:(一)在粮食收购场所明示粮食收购许可证和工商营业执照,凭证收购;(二)向售粮者告知并在收购场所公示粮食的收购品种、质量标准和收购价格;(三)执行国家粮食质量标准,按质论价,不得损害农民和其他粮食生产者的利益;(四)向售粮者出具粮食收购凭证,载明所收购粮食品种、质量等级、价格、数量和金额;(五)及时向售粮者支付售粮款,不得拖欠;(六)不得接受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的委托代扣、代缴任何税、费和其他款项;(七)向收购地的县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定期如实报告粮食收购数量、质量、价格等有关情况;(八)接受政府委托的粮食收购者应当严格执行国家有关粮食收购规定。” 第三十三条 违反本办法第十条第(一)项、第(四)项规定的,由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予以警告;情节严重的,可以处5000元以下罚款。 | 泸州市龙马潭区发展和改革局 |
|
33 | 行政处罚 | 对未向售粮者出具粮食收购凭证,载明所收购粮食品种、质量等级、价格、数量和金额的处罚 | 四川省<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实施办法》(四川省人民政府令第329号)第十条:“粮食收购者应当遵守下列规定:(一)在粮食收购场所明示粮食收购许可证和工商营业执照,凭证收购;(二)向售粮者告知并在收购场所公示粮食的收购品种、质量标准和收购价格;(三)执行国家粮食质量标准,按质论价,不得损害农民和其他粮食生产者的利益;(四)向售粮者出具粮食收购凭证,载明所收购粮食品种、质量等级、价格、数量和金额;(五)及时向售粮者支付售粮款,不得拖欠;(六)不得接受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的委托代扣、代缴任何税、费和其他款项;(七)向收购地的县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定期如实报告粮食收购数量、质量、价格等有关情况;(八)接受政府委托的粮食收购者应当严格执行国家有关粮食收购规定。” 第三十三条 违反本办法第十条第(一)项、第(四)项规定的,由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予以警告;情节严重的,可以处5000元以下罚款。 | 泸州市龙马潭区发展和改革局 |
|
34 | 行政处罚 | 对粮食经营台账保留时间不足3年的处罚 | 《四川省<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实施办法》(四川省人民政府令第329号)第三十四条 从事粮食收购、销售、储存、加工、转化的经营者违反本办法规定,粮食经营台账保留时间不足3年的,由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予以警告;情节严重的,可以处2万元以下的罚款。 | 泸州市龙马潭区发展和改革局 |
|
35 | 行政处罚 | 对从事粮食收购、加工、储存的经营者(不含个体工商户)未配备经过专业培训的粮油保管员、粮油质量检验员的或又无委托的处罚 | 四川省《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实施办法(四川省人民政府令第329号)第十四条 从事粮食收购、加工、储存的经营者(不含个体工商户),应当具备下列粮食质量检验能力和条件: | 泸州市龙马潭区发展和改革局 |
|
36 | 行政处罚 | 对从事粮食收购、加工、储存的经营者(不含个体工商户)未装备有与所经营粮食种类和国家质量标准规定的检验项目相适应的粮食检验仪器设备,没有能单独进行粮食检验工作的场所的或又无委托的处罚 | 四川省《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实施办法(四川省人民政府令第329号)第十四条 从事粮食收购、加工、储存的经营者(不含个体工商户),应当具备下列粮食质量检验能力和条件: | 泸州市龙马潭区发展和改革局 |
|
37 | 行政处罚 | 对从事粮食收购、加工、储存的经营者(不含个体工商户)未具备相应的仪器设备使用和管理、检验员业务培训、粮食出入库质量检验、质量档案和质量事故处理等质量管理制度的处罚 | 四川省《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实施办法(四川省人民政府令第329号)第十四条 从事粮食收购、加工、储存的经营者(不含个体工商户),应当具备下列粮食质量检验能力和条件: | 泸州市龙马潭区发展和改革局 |
|
38 | 行政处罚 | 对从事粮食储存的经营者仓储设施未符合国家有关粮食储存标准和技术规范的处罚 | 四川省《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实施办法(四川省人民政府令第329号)第十五条 从事粮食储存的经营者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 泸州市龙马潭区发展和改革局 |
|
39 | 行政处罚 | 对从事粮食储存的经营者将粮食与可能对粮食产生污染的有害物质混存或不同收获年度的粮食混存,以及未按规定对霉变、病虫害超标粮食进行处理的处罚 | 四川省《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实施办法(四川省人民政府令第329号)第十五条 从事粮食储存的经营者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 泸州市龙马潭区发展和改革局 |
|
40 | 行政处罚 | 对从事粮食储存经营者使用国家禁止使用的化学药剂或超标使用化学药剂,以及粮库周围有有害污染源的处罚 | 四川省《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实施办法(四川省人民政府令第329号)第十五条 从事粮食储存的经营者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 泸州市龙马潭区发展和改革局 |
|
41 | 行政处罚 | 对从事粮食收购、储存的经营者(不含个体工商户)未按照国家粮食质量标准对入库粮食进行质量检验,粮食出库或购进粮食无质检报告,或对质检报告弄虚作假的处罚 | 四川省《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实施办法(四川省人民政府令第329号)第十六条 实行粮食入库和出库质量检验制度。从事粮食收购、储存的经营者(不含个体工商户)应当按照国家粮食质量标准对入库粮食进行质量检验,在粮食销售出库时,应当出具质量检验报告,销售粮食的质量应当与检验结果一致。正常储存年限内的粮食销售出库,可以由经营者自行检验并出具检验报告。 | 泸州市龙马潭区发展和改革局 |
|
42 | 行政处罚 | 对在粮食交易过程中,粮食销售、加工、转化经营者未索取质检报告或对质检报告弄虚作假的处罚 | 《四川省<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实施办法》(四川省人民政府令第329号)第十七条:在粮食交易过程中,粮食销售、加工、转化经营者向第十六条规定的粮食经营者购买粮食,应当索取粮食质量检验报告。 第三十七条 违反本办法第十六条、第十七条规定的,粮食出库和购进粮食无质检报告的,由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予以警告,可以处1万元以下罚款;对质检报告弄虚作假的,由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予以警告,情节严重的,可以处3万元以下罚款。 | 泸州市龙马潭区发展和改革局 |
|
43 | 行政处罚 | 对被污染或者不符合食用卫生标准的粮食,其质量符合饲料卫生标准的,责令当事人转作饲料;不符合饲料卫生标准的,责令转作其他安全用途或者销毁 | 《四川省<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实施办法》(四川省人民政府令第329号)第三十八条 粮食经营者未按规定使用粮食仓储设施、运输工具的,由粮食行政管理部门或者卫生部门责令改正,予以警告;被污染或者不符合食用卫生标准的粮食不得非法销售、加工;其质量符合饲料卫生标准的,由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责令当事人转作饲料;不符合饲料卫生标准的,由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责令转作其他安全用途或者销毁。 | 泸州市龙马潭区发展和改革局 |
|
44 | 行政处罚 | 对粮油仓储单位未在规定时间备案或备案内容弄虚作假的处罚 | 《粮油仓储管理办法》(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15第五号令)第六条 粮油仓储单位应当自设立或者开始从事粮油仓储活动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向所在地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备案。备案应当包括单位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主要仓储业务类型、仓(罐)容规模等内容。具体备案管理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制定。 第二十八条 粮油仓储单位违反本办法第六条规定,未在规定时间向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备案,或者备案内容弄虚作假的,由负责备案管理的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拒不改正的,处1万元以下罚款。 | 泸州市龙马潭区发展和改革局 |
|
45 | 行政处罚 | 对粮油仓储单位不具备规定条件的处罚 | 《粮油仓储管理办法》(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15第五号令)第二章第七条:“粮油仓储单位应当具备以下条件:(一)拥有固定经营场地,并符合本办法有关污染源、危险源安全距离的规定;(二)拥有与从事粮油仓储活动相适应的设施设备,并符合粮油储藏技术规范的要求;(三)拥有相应的专业技术管理人员。” 《粮油仓储管理办法》(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15第五号令)第五章第二十九条:“粮油仓储单位不具备本办法第七条规定条件的,由负责备案管理的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拒不改正的,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 | 泸州市龙马潭区发展和改革局 |
|
46 | 行政处罚 | 对粮油仓储单位违规使用“国家储备粮”和“中央储备粮”字样的处罚 | 《粮油仓储管理办法》(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15第五号令)第二章第八条:“未经国家粮食行政管理部门批准,粮油仓储单位名称中不得使用“国家储备粮”和“中央储备粮”字样。” 第五章第三十条:“粮油仓储单位的名称不符合本办法第八条规定的,由负责备案管理的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 | 泸州市龙马潭区发展和改革局 |
|
47 | 行政处罚 | 对粮油仓储单位违反粮油出入库、储存等管理规定的处罚 | 《粮油仓储管理办法》(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15第五号令)第五章第三十一条:“粮油仓储单位违反本办法有关粮油出入库、储存等管理规定的,由所在地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情节严重的,可以并处3万元以下罚款;造成粮油储存事故或者安全生产事故的,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给予处罚。” | 泸州市龙马潭区发展和改革局 |
|
48 | 行政处罚 | 对未实行粮食质量安全档案制度的处罚 | 《粮食质量安全监管办法》(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42号)第二十三条 实行粮食质量安全档案制度。粮食经营者经营粮食,应当建立粮食质量安全档案,如实记录以下信息:粮食品种、供货方、粮食产地、收获年度、收购或入库时间、货位及数量、质量等级、品质情况、施药情况、销售去向及出库时间,其他有关信息。 | 泸州市龙马潭区发展和改革局 |
|
49 | 行政处罚 | 对未实行粮食召回制度的处罚 | 《粮食质量安全监管办法》(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42号)第二十五条 实行粮食召回制度。粮食经营者发现其销售的粮食有害成分含量超过食品安全标准限量的,应当立即停止销售,通知相关经营者和消费者,召回已售粮食,并记录备查;同时将召回和处理情况向县级以上粮食行政管理部门报告。未按规定召回、停止经营的,县级以上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可以责令其召回或者停止经营。 | 泸州市龙马潭区发展和改革局 |
|
50 | 行政处罚 | 对违规拆除、迁移粮油仓储物流设施,非法侵占、损坏粮油仓储物流设施或者擅自改变其用途的处罚 | 《国有粮油仓储物流设施保护办法》(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40号)第一章第五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损坏、擅自拆除粮油仓储物流设施,不得擅自改变粮油仓储物流设施用途,不得危害粮油仓储物流设施安全和粮油储存安全。 第三章第十六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粮食行政管理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对侵占、损坏、擅自拆除粮油仓储物流设施,擅自改变粮油仓储物流设施用途,危害粮油仓储物流设施安全和粮油储存安全的违法行为予以依法制止和查处。 第四章第二十一条 任何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违反本办法规定拆除、迁移粮油仓储物流设施,非法侵占、损坏粮油仓储物流设施或者擅自改变其用途,由粮油仓储物流设施所在地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责令其限期改正,并依法予以警告或者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造成财产损失的,依法承担民事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四川省国有粮油仓储物流设施保护实施办法》第三章监督管理 第十五条 任何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对侵占、损坏、擅自拆除粮油仓储物流设施,擅自改变粮油仓储物流设施用途,危害粮油仓储物流设施安全和粮油储存安全的违法行为,有权向各级人民政府粮食行政管理部门举报。 第四章 责任追究 第二十一条 任何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违反本办法规定拆除、迁移粮油仓储物流设施,非法侵占、损坏粮油仓储物流设施或者擅自改变其用途,由粮油仓储物流设施所在地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责令其限期改正,并依法予以警告或者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造成财产损失的,依法承担民事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 泸州市龙马潭区发展和改革局 |
|
51 | 行政处罚 | 对滥用职权、营私舞弊或者玩忽职守,造成粮油仓储物流设施损失、损坏的处罚 | 《国有粮油仓储物流设施保护办法》(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40号)第四章第二十二条 各级人民政府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及有关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违反本办法规定,滥用职权、营私舞弊或者玩忽职守,造成粮油仓储物流设施损失、损坏,视情节依纪依规予以警告、降级直至开除的行政处分。涉及违法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四川省国有粮油仓储物流设施保护实施办法》第四章第二十二条 各级人民政府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及有关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违反本办法规定,滥用职权、营私舞弊或者玩忽职守,造成粮油仓储物流设施损失、损坏,视情节依纪依规予以警告、降级直至开除的行政处分。涉及违法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 泸州市龙马潭区发展和改革局 |
|
52 | 行政处罚 | 对石油天然气管道企业未依法履行管道保护相关义务的处罚 | 《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法》第五十条 管道企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主管管道保护工作的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二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处分: | 泸州市龙马潭区发展和改革局 |
|
53 | 行政处罚 | 对实施危害石油天然气管道安全行为的处罚 | 《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法》第五十二条 违反本法第二十九条、第三十条、第三十二条或者第三十三条第一款的规定,实施危害管道安全行为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主管管道保护工作的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情节较重的,对单位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对个人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的罚款;对违法修建的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其他设施限期拆除;逾期未拆除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主管管道保护工作的部门组织拆除,所需费用由违法行为人承担。 | 泸州市龙马潭区发展和改革局 |
|
54 | 行政处罚 | 对未经依法批准进行危害石油天然气管道安全的施工作业的处罚 | 《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法》第五十三条 未经依法批准,进行本法第三十三条第二款或者第三十五条规定的施工作业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主管管道保护工作的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情节较重的,处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对违法修建的危害管道安全的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其他设施限期拆除;逾期未拆除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主管管道保护工作的部门组织拆除,所需费用由违法行为人承担。 | 泸州市龙马潭区发展和改革局 |
|
55 | 行政处罚 | 对擅自开启、关闭管道阀门等危害石油天然气管道安全及阻碍管道建设行为的处罚 | 《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法》第五十四条 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主管管道保护工作的部门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处二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的罚款: | 泸州市龙马潭区发展和改革局 |
|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