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诚信文化| 弘扬诚信文化,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诚信,道德名词,泛指待人处事真诚、老实,出自《礼记•祭统》:“是故贤者之祭也,致其诚信,与其忠敬”。在现代社会,诚信是个道德范畴,是公民的第二个“身份证”,是日常行为的诚实和正式交流的信用的合称。
今天让我们来了解那些关于诚信的历史小故事。
1. 一诺千金
秦末有个叫季布的人,一向说话算数,信誉非常高,许多人都同他建立起了浓厚的友情。当时甚至流传着这样的谚语:“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这就是成语“一诺千金”的由来)后来,他得罪了汉高祖刘邦,被悬赏捉拿。结果他的旧日的朋友不仅不被重金所惑,而且冒着灭九族的危险来保护他,使他免遭祸殃。一个人诚实有信,自然得道多助,能获得大家的尊重和友谊。反过来,如果贪图一时的安逸或小便宜,而失信于朋友,无异于丢了西瓜捡芝麻,得不偿失的。
2. 曾子杀猪
曾子的妻子到市场上去,她的儿子要跟着一起去,一边走,一边哭。妈妈对他说:“你回去,等我回来以后,杀猪给你吃。”妻子从市场回来了,曾子要捉猪来杀,他的妻子拦住他说:“那不过是跟小孩子说着玩的。”曾子说:“决不可以跟小孩子说着玩。小孩本来不懂事,要照父母的样子学,听父母的教导。现在你骗他,就是教孩子骗人。做妈妈的骗孩子,孩子不相信妈妈的话,那是不可能把孩子教好的。”于是曾子把猪给杀了。
诚信的故事每天都在我们身边上演。践行诚信,需要我们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入手。诚信蔚然成风,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参与。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