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马潭区:耙耙柑成熟上市 果农采摘销售忙
2月11日,走进龙马潭区金龙镇曹坝村,一株株柑橘树错落有致,套袋的耙耙柑已挂满枝头,撕开套袋,一个个饱满圆润的耙耙柑,在阳光的照耀下泛着诱人的光泽。
一大早,当地果农马云波就拿着剪刀、背着背篓穿梭在果林之间采摘,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我从春节前就开始售卖耙耙柑,主要是卖给老顾客,现在采摘已经接近尾声了。”马云波说。
马云波是当地的种植户,通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发现当地的气候条件以及地理位置适合耙耙柑的生长,便开始种植。通过套袋、采用人工除草、使用诱蝇球等生态有机管护方式,产出的耙耙柑品相好、果肉细腻、味甜多汁。
“我种有400多棵耙耙柑果树,肥料主要是以有机肥为主,通过生物防治、挂诱蝇球等进行病虫害防治,不仅减少用药量,果子的水分也会更充足、口感也会更好。今年产量大概有一万余斤,产值达到五万元左右。”马云波说。
据悉,目前,曹坝村耙耙柑的种植户有50多户,种植面积有240余亩,产量预计有48万斤,可以为农户增收240万元左右。
“我们种耙耙柑有七年了,今年的产量预计有一万斤左右。除了耙耙柑,我们还种植了枇杷、翠冠梨。”种植户刘洪琼感慨地说,村里产业发展起来了,让她们在家门口就能挣钱,一年下来有八万多的收入,相比以前的外出务工,能更好地照顾家里。
乡村要振兴,产业必先兴。近年来,龙马潭区立足资源禀赋、发挥比较优势,紧扣市场需求,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因地制宜,大力发展黄桃、翠冠梨、耙耙柑等产业,让水果成了群众持续增收致富、产业振兴发展的“金果果”。
龙马融媒记者:罗兴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